血糖高,不是“少吃糖”那么简单。很多人以为只要不吃白糖、不喝可乐就行,结果一碗白米饭、一个白馒头,血糖照样飙到15以上——因为升血糖的,不只是甜的东西,还有那些“看起来健康”“吃着不甜”的食物。
以下这十类食物,是内分泌科医生反复强调、糖友亲身踩坑后总结出的“升糖炸弹”。它们有的含糖量极高,有的升糖指数(GI)爆表,有的看似健康实则陷阱。如果你或家人有高血糖、糖尿病,这份清单,请务必收藏。
1. 白米饭(尤其是精煮软烂的)
一碗普通的白米饭,升糖指数(GI)高达83,属于高GI食物。煮得越软、越烂,糊化程度越高,升糖越快。一碗饭下肚,血糖可能1小时内就冲上高峰。
很多人觉得“我没吃糖,就吃点饭”,结果血糖控制不住。其实,主食才是血糖的“主力军”。
建议:换成糙米、黑米、藜麦、燕麦等全谷物,或用杂豆(红豆、绿豆)混合煮饭。
注意:即使是“杂粮饭”,也要控制总量,每餐主食不超过1拳头。
2. 白馒头、白面包、花卷等精制面食
和白米饭一样,这些用精白面粉做的主食,几乎不含膳食纤维,消化吸收极快,升糖速度不亚于喝糖水。一个2两的白馒头,升糖能力堪比10块方糖。
更坑的是“全麦面包”——市面上很多“全麦”只是加了焦糖色素的普通面包,真全麦应看配料表第一位是“全麦粉”。
建议:选择100%全麦面包、杂粮馒头,或用玉米、红薯替代部分主食。
注意:警惕“无糖面包”,可能只是没加蔗糖,但面粉本身就能升糖。
3. 含糖饮料(可乐、果汁、奶茶、运动饮料)
一听可乐含糖35克,一杯鲜榨果汁(不加糖)含糖20-30克,一杯奶茶含糖50克以上——一瓶饮料就超过每日添加糖推荐量(25克)。
液体糖吸收最快,喝下去10分钟血糖就开始飙升,且不扛饿,容易越喝越渴,越渴越喝,恶性循环。
建议:喝水、淡茶、黑咖啡、无糖苏打水。
注意:所谓“零度可乐”“无糖茶”可用,但长期饮用可能刺激食欲,仍建议以白水为主。
4. 蜜饯、果干、葡萄干
很多人觉得“水果干是天然的,健康”,但葡萄干、杏脯、芒果干、话梅等蜜饯,含糖量普遍在60%-80%。一小把葡萄干,热量和糖分堪比一碗米饭。
而且,果干去水后体积小,容易吃多,不知不觉摄入大量糖分。
建议:想吃甜食,可少量吃低糖水果如草莓、柚子、苹果。
注意:红枣虽好,但GI值82,每天不超过3颗。
5. 粥类(白米粥、南瓜粥、藕粉)
粥煮得越烂,糊化越彻底,升糖越快。一碗白米粥的GI值可达90以上,比白米饭还高。很多人早餐喝粥配咸菜,结果上午血糖一路走高。
即使是“养生粥”如南瓜粥、山药粥,南瓜和山药淀粉含量高,煮烂后同样升糖迅猛。
建议:早餐可选鸡蛋、牛奶、豆浆、坚果,搭配少量全麦面包。
注意:如果非要喝粥,加燕麦、杂豆、蔬菜,煮得稠一点,别太烂。
6. 速溶燕麦片(尤其是带调味包的)
纯燕麦片是低GI食物,但市面上很多“速溶燕麦片”经过深度加工,颗粒细碎,升糖快。更坑的是那些“水果坚果燕麦片”,一包含糖10-15克,还加了植脂末。
建议:选择生燕麦片(钢切燕麦、 Rolled Oats),自己煮,不加糖。
注意:看配料表,只有“燕麦”二字的才靠谱。
7. 酒精(尤其是啤酒、甜酒、黄酒)
酒精本身不升糖,但会干扰肝脏的糖代谢,导致低血糖或反跳性高血糖。啤酒含大量麦芽糖,升糖快;黄酒、米酒含糖高;空腹喝酒更危险,可能引发严重低血糖。
建议:尽量不饮酒,尤其正在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者。
注意:如果非要喝,选择干红、干白,限量50ml,且要吃主食。
8. 糖果、巧克力、冰淇淋
显而易见的“糖炸弹”。一块牛奶巧克力含糖20克,一个冰淇淋甜筒含糖30克以上。即使是“无糖”巧克力,可能用代糖,但脂肪含量极高,长期食用不利代谢。
建议:用少量低糖水果或坚果满足口腹之欲。
注意:警惕“木糖醇”食品,过量可能引起腹泻。
9. 油炸食品(油条、麻花、薯条、炸鸡)
油炸食品不仅高糖高油,还容易引发胰岛素抵抗。油条、麻花在制作过程中会加糖和明矾,升糖快;炸鸡、薯条虽不甜,但高脂饮食会加重代谢负担,间接影响血糖控制。
建议:选择蒸、煮、炖、凉拌的烹饪方式。
注意:即使是“空气炸锅”做的,也别吃太多,本质仍是高脂。
10. “无糖”但高淀粉的食品(如无糖月饼、无糖饼干)
很多“无糖食品”只是没加蔗糖,但用大量精面粉、淀粉、油脂制成,热量和升糖能力依然很高。一块无糖月饼,碳水化合物含量可能超过50克,和一碗半米饭相当。
建议:看营养成分表,关注“碳水化合物”总量,而非“是否含糖”。
注意:所谓“降糖食品”“特效药”都是骗局,别交智商税。
最后我们来总结下糖友饮食三大原则(适用于所有情况)。控总量:每餐主食定量,不超过一拳头(生重约50-75克)。配比合理:一餐中,蔬菜占1/2,蛋白质(肉蛋豆)占1/4,主食占1/4。延缓吸收:先吃菜,再吃肉,最后吃主食;吃饭细嚼慢咽,每餐20分钟以上。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